
鮮牧火鍋
品牌重塑/視覺整合設計










不再是那個小清新了!
「這次的鮮牧,不只想留下好印象,而是想讓人記住。」我們幫他把乖學生的制服,換成了一件有個性的皮外套,山牧與鮮牧火鍋是第二次合作了,這次一路從品牌策略、視覺設計、商品攝影、體驗文案,再到空間設計,做了全線的重塑。鍋氣、視覺、語言,從空間裡開始翻騰,也更有記憶點。色彩變了,語氣變了,甚至連那種「好吃的氣氛」…也都不一樣了。
品牌梳理的過程,從火鍋市場調研(沒錯,到處吃火鍋真的很辛苦?!),到創辦人訪談、營運流程理解、消費者用餐體驗觀察,再到需求與痛點的盤點。
我們和業主持續進行討論、提問、聚焦,真正理解品牌的初衷、經營歷程、現階段的優勢與挑戰,以及未來的想像。這是一段需要時間與耐心的過程,也是在品牌升級的轉換點上,釐清方向的必要功課。
我們曾問創辦人:「為什麼想開火鍋店?」
「因為我們愛吃火鍋。」秒答,毫不猶豫。
這樣純粹的理由,也正是品牌想傳遞的親切感與信任感。
原始視覺採用橘黃色調,溫暖活潑;這次我們定義出全新的「鮮牧色」,一種暖橘偏土的色系,相較之下更熱鬧、更具個性與食慾感。我們重新調整 Logo 細節:襯線比例、橫劃加粗、弧形收尾,讓整體更穩定清晰,也保有溫潤親和的質感;「火鍋」二字縮減後凸顯「鍋」,視覺上留下清晰的記憶點。圖形Logo則結合品牌首字母S,好似鍋物飄香、熱氣蒸騰的視覺感受,這樣直觀的圖像,對應的正是「想單純把火鍋做好」這件事。
商業空間的設計,往往容易聚焦在「裝潢好不好看」、「氛圍夠不夠強」這類視覺成果上,但我們更在意的是:品牌傳達、視覺陳列與顧客感受,能否串成一條完整的體驗線。當品牌、產品、服務與空間體驗能整理在同一條邏輯之上,品牌的力量,才會真正被放大,也更容易讓人記住。
因此在規劃空間設計時,我們盤點牆面、柱間的位置,什麼地方能傳遞品牌語言?怎麼擺放能兼顧美感與實用?像是門口六人桌牆面的大海報,既吸引門外顧客,又像是一則橫幅式廣告,讓品牌主張自然成為視覺焦點,也順勢成為拍照打卡背景。座位核心區的主牆則以「上選肉品、獨家醬料、鮮熬湯底」為主題,搭配攝影設計呈現品牌特色;而其他區塊則以文字與口氣,讓空間裡浮現品牌「說話的方式」。
整體形象與商品照片超過百張,事前盤點所有使用情境,從空間海報、菜單設計、社群貼文到行銷宣傳製作物,構思呈現手法再拆解拍攝需求,與業主、攝影師來回調整、確保每一張影像都對得起品牌定位,少浪費、不中斷、不漏失。
想不到吧,我們花了這麼多篇幅,只是在說「品牌前端作業」。但這些前期的討論與決定,才是讓品牌空間成立的核心。我們相信:設計的開始,不是在畫圖,而是在提問。
下篇,我們會來聊聊空間設計怎麼收整這些想法,又怎麼在實體店面條件受限的狀態下,用設計的魔法創造出改頭換面的鮮牧火鍋。
品牌策略|李佩純
視覺設計|邱曉鈴
空間設計|蔡智弘、黃祺紜
商品攝影|阿神攝影
空間攝影|三川二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