龍井區農會 建築拉皮

重新認識在地農會的樣子

全台灣總共有302家農會,你記得他長什麼樣子嗎?

龍井農會面對一片綠油油的稻田與大肚山脈,一棟超過40年的對稱建築,給人相對嚴肅與距離感,臨馬路路卻因路寬窄小而容易錯過,於是出現了突兀在建築之前的巨大招牌等痛點

我們思考如何打破對稱建築的距離感?如何將招牌融入建築並維持農會招牌視覺的易讀性,巨大建築量體如何更融入純樸的小鎮的地景之中 ?

穿透與序列

透過序列鐵件與沖孔網擁有光線穿透的特性,輕巧的將舊建築覆上一層透光感的材料設計,並將招牌與建築物整合,透過視覺角度設計,使得左右二邊來車皆能清楚看見,不再錯過,建築立面透過虛實異材質組合改變建築對稱比例,同時讓攀爬植物依附生長,綠化整棟建築,賦予低彩度的大地土色,農會長情的陪伴與土地的關係融於村落地景。

材料|鐵件、沖孔網、耐候漆
設計|蔡智弘
攝影|三川二目空間攝影-lllooim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