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靖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

人、植物與建築物三者之間對話

這個任務有點挑戰,有趣又好玩,不只是傳統建築與室內整合設計,而是用山牧另一種視角,將文化脈絡重新詮釋以活化場域。一棟超過半百年歲、幾近荒廢的建物,還有一間日常小麵攤比鄰,因需求時間性考量,透過植物為主軸的策展形式進入空間,說著彰化永靖這個苗木之鄉的故事,在這棟半百建築,照映綠意新生命,生活即展,展即生活。

《草木見生》策展以植物為始也為一,各種微觀的視角凝視植物萬千姿態,整個空間大幅的照片輸出,時而化身飛鳥、蝴蝶俯瞰,時而變為昆蟲、螞蟻貼近,帶來另一種觀展感受。將文竹以麻繩纏繞成苔球的方式,懸掛在屋側的小天井,陽光從上灑落,像是種子的任務,航向未知帶著原生泥土的養份與祝福,在未來的某天落地生根。

再往前走,會被四棟飄浮在空中的透明植物小屋吸引,原來可以將頭從下方探入小屋,用親密的尺度和草木互相凝視,靜靜地感受關於土地的氣味。像是家的意念,乘載著在地產業的繁盛,希望讓人更靠近一點,靜靜的感受。

當植物不用住在土裡,當他在客廳凌空飛起和你一起看電視,生活可以更有想像力 !就像愛麗絲夢遊仙境,從庭院裡小樹洞掉進了另一個世界,而飄浮的仙人掌旁也有一扇小門,等著繼續向前探索。《草木見生》做為一雙發現美的眼睛,引領觀展人發現植物之美;而美麗的植物也要有相配的花盆瓶器互相配襯牽引,就讓花瓶也變為主角盡情發光。

展覽邀請到一位神秘嘉賓,是整場展覽中唯一的原住民,掉在鐵皮屋頂與牆縫間的榕樹,夾縫中生存了不曉得多久,不知他何時住下,以何種方式到來,只看見他很努力的讓我們看見生命的可能,因此策展團隊決定留下他,與植物界的漢子們共同展演。多肉、仙人掌和空氣鳳梨都是植物界的漢子,堪稱地表最強植物區,非常適合綠手指入門,利用松羅懸垂的特性設計而成的燈具,隨風飄逸風格浪漫,透過碎石鋪面,展現多肉與仙人掌的乾景風情。

大家可能不曉得什麼是「電照菊」,這是永靖、田尾一帶公路花園的田野間特色,夜間行駛高速公路或搭乘高鐵時,你會被這片神奇的燈海吸引,原來那是讓菊花只長高不開花的魔法,是台灣花卉產業發展中,重要的技術之一。《草木見生》在後院將電照燈、農用工作椅等轉化為空間設計元素,藉此探見植人的工作采風,穿梭在院子,規劃手作植藝課程,是很特別的感受。

《草木見生》這檔展,整合了建築空間、景觀園藝設計、視覺平面、攝影、文案企劃等不同領域的設計師,我們跑遍了、拍遍了永靖田尾一帶,動員了山牧大家族一起來進場策展、做苔球、種植物、當苦力,結束了再一起去吃在地小吃,真是能文能武又愛吃啊(誤),跟大家一起做有意思的工作又能一起玩實在是件很幸福的事!

策展執行|山牧整合設計團隊
策展概念|蔡智弘
策展企劃|李佩純
文字整合|李佩純
視覺平面|邱曉鈴
攝影|邱曉鈴